
曹诚,成都树德怀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,成都市学科带头人,成都市优秀班主任,崇州市拔尖人才。现任成都树德怀远中学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。 自任教以来,曹诚一直坚持教研教改和教材建设探索,从未间断。已先后在《教学月刊》《中学语文教学》《中学文科》《语文周报》《成都教育》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多篇。代表性的有《浅谈我的单元教学“六步法”》《浅谈阅读理解中的“意逆”》《阅读成功的关键是良好的思维方式》。曾主编《初中名师设计与教学》(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),参编(任副主编)《九义初中教材基础知识训练》(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)。 在成都市级及以上获二等奖以上的论文有《试谈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的整合》《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》《五个注重 激活语感》《农村学校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应具备的“六个意识”》《高中教师教学决策水平研究》等23篇。参研成都市“十一•五”课题《高中学生“明荣知耻”教育活动的研究》并担任副组长,该课题已结题,并获成都市一等奖,获崇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,这也是崇州市30年来教育研究唯一获奖项目。 曹诚同志的教育教学思想在宏观上表现为“为学生的发展服务”。他认为:“良好服务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器,是社会凝聚的粘合剂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准。教师是社会的人,学生是社会的学生。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就是为满足学生学习生活需要的活动。为此,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建立一个接纳的,支持性的,宽容的活动氛围,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,所思所想,随时考虑下一步如何为学生服务。”在微观上表现为“实践——反思——实践=成功”。他认为:“无论多么先进的思想,只要没有付诸实践,均是无用的。一位成功的教育者,必须不断实践并反思。南京师大朱小蔓教授说:‘反省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。他是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的核心要素。’一位教师一旦具备了反思的意愿和能力,他就会持续不断地对自己乃至同事的实践进行反思,而为了反思他就会主动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,充分利用各种资源,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。”  (曹诚同志与教育博士、教育专家李镇西在原怀远中学文星楼前的合影)
|